1)第56章 巨人的阴影_重生在美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更新快,无弹窗,免费读!

  cpt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的消息,如同旋风一般刮过,将美国科技公司吹得七零八落。

  在晶体管计算机还没出现前,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最多每秒能够计算数万次。可是,卡朋特电子公司制造的计算机,却能够达到数百万次!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,直接将其他电子管计算机打入了历史的博物馆。

  在这些制造电子管计算机的公司里面,有一家特别关注“初代”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。这家公司就是ibm公司,他们号称是计算机市场的蓝色巨人!

  曾经有一位资深计算机专栏作家写到:“谈计算机,不能不谈ibm。”

  更有人断言:“计算机的历史,就是ibm的历史。”

  这些议论,虽然有失偏颇,bm的历史的确包含着计算机史的大半部。可那是在没有艾力克斯的历史上的ibm公司,在那个正常的历史线上,蓝色巨人ibm公司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霸占了美国绝大部分的计算机市场,早在二战爆发的时候,他们第一次进入计算机领域。

  1944年,沃森出资100万,在哈佛大学研制成功祖母的“marki”计算机。这是一台电磁式计算机,长15米,高约米,自重达吨,每秒可以做1次加法运算。可惜的是,它诞生没多久就被其他公司生产的计算机给超越了。

  1947年,ibm公司又投资了100万美元,研发出了一台计算机。这台计算机被业界称为“巨大的科技恐龙”,最后还是被其他计算机取代了。

  老沃森屡战屡败,依旧不肯承认失败,他故作镇定地说:“世界市场对计算机需求大约只有5部。”

  不管老沃森承不承认,他的投资又一次打了水漂,他实在是太老了,已经有七十多岁。快速更新换代的高新科技,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永远追不上的幻影。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功,就必须得对公司作出变革,可是他却已没有那么多精力。

  老沃森手下的高级工程师也大都老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,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懂得电子计算机是什么玩意。为了使“科技恐龙”能够制造出来,总设计师只好跑到大学里求助,几个刚毕业的小家伙越俎代庖,因为这些老家伙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安装电子管这种新玩意。

  有一天,老沃森正在对他的工程师生气,一个年轻人悄悄地走过来。他向老沃森诉说了一番背水一战的陈词,有条有理,让人听了就能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
  这个年轻人与老沃森的打扮几乎相同,戴着一样的礼帽,穿着一个颜色的西装,眼角眉目看起来都是同一副模子铸成。关键的是,他的名字也叫托马斯·沃森,这人就是老沃森的大儿子,ibm公司执行副总裁,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