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五十七章海军基地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 1503年(弘治十六年)七月初三,于小六给朱厚炜带来了朝鲜可能禁止出口铁矿石和东北地区的消息,让朱厚炜头痛不已。伊北开办的青岛工业区对朝鲜铁矿石的依赖已经很大。与朝鲜打交道缺乏途径,就是交流的名义。朱厚炜在明面上只是皇子的名分,朝廷并没有在朝鲜设置机构,在朝鲜也没有设立商馆,因此,没有与朝鲜官方交流的渠道。纵然有打击朝鲜亲后金势力的武力,也有劲使不上。

   如何解决?最简单的当然是放弃朝鲜的铁矿石,自己开发新的铁矿。但是青岛周边没有大型铁矿、煤矿,距离最近的大型矿山就是马鞍山了,那里煤矿、铁矿都不缺。如果用武力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,在朝鲜用兵,这也太生硬了一点。虽说朝鲜是大明的属国,毕竟那是一个国家,真要动武事情就闹大了。

  只有看这次金宏弻收到密信后作出的反应,看来只能等到燕山君燕山君李隆死后朝鲜中宗李怿时再说了,好在矿石贸易还没有断绝。

   作为另一手准备,朱厚炜立即上报朝廷开发已知的矿山增加全国的钢铁产量。特别是朝廷盐铁专卖的律法摆在那,这就需要尽量低调处理。开发大型矿山就意味着和朝廷摊牌,无论从军事上、政治上朱厚炜目前还不想这么办。

   朝廷的盐铁专卖历来是对盐业管理较严格,铁的管理流于形式,管理不严。究其原因,食盐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,需求量极大,并且一日不可缺少,俗话说: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因此,食盐生意的累计利润就极大,官府管理的积极性就高。铁器虽然重要,利润也不低,但是,它是耐用品,一把刀,一口锅可以使用数年,甚至代代相传,不是每日必须购买的。因此,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,整体需求量不高,累计利润就少了许多,专卖管理的动力就小了,官府没有管理的兴趣也没有看见谁把铁匠抓起来,如果有人按律法告到官府,官府还是要处理的,这就是民不告官不究。仅仅是在社会动荡时,为了限制政治、军事的对手,从控制防备对手的军事实力角度加强管理而已。例如,大明朝廷对蒙古、后金的铁器、粮食贸易限制就非常严格,杀袁崇焕的罪名中就有一条说他对蒙古的粮食贸易控制不力。

   对于矿物开采,特别是大型矿山,朝廷管理还是严格的。

  所以,自从成都工业园冶炼钢铁以来,没有自己的大型铁矿,几处矿山朱厚炜都是在封地周围获取矿石,青岛炼钢厂的矿石采购来自朝鲜。

  科学院负责研制的热气球已经制造出来,并试验完成。采用绳索与地面固定,避免失控。如果不用绳索固定,没有动力的热气球升空后将会随风飘动,方向是无法控制的,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