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9章 南下百越_大秦五百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韩信略作停顿,又再说道:“只是大秦还需继续休养生息,如今还未是东出时机。”

  子婴也觉得,现在还不是时机。

  韩信刚才所说,是从军事层面考虑,要是从政治层面考虑,现在的确还不是时机,军事必须要服从于政治。

  讨论完原本事务后,子婴取出赵衍的奏章,让陈平把提议在关中建渠灌溉的内容朗读一遍。

  朗读完毕后,子婴扫视众臣一遍,问道:“赵衍之提议,众卿觉得如何?”

  少府郭佟道:“陛下,筑坝建渠需要精通水利之水工,李冰、郑国皆是造诣最高超者。在汉中筑坝建渠,难度虽及不上郑国渠、都江堰,亦非普通水工所能胜任,目前少府署衙中,未有能胜任者。”

  水利工程由少府管辖,郭佟最有发言权。

  子婴想想也是,李冰、郑国相当于战国秦汉时期顶级的水利工程师,才能完成都江堰、郑国渠这样的水利工程。

  子婴目光投向尉缭,问道:“丞相能否找到合适人选。”

  尉缭答道:“启禀陛下,人选是有,此人名叫史禄。十年前在岭南建成的零渠,便是由史禄任水工,只是此人在岭南。”

  零渠在唐代后称为“灵渠”,都江堰、郑国渠是为了灌溉土地,灵渠属于运河,是为了连接湘江和漓江而专门建造。

  古代交通不便,要是从楚国南下翻越南岭山脉到岭南,交通十分不便。

  始皇帝任命史禄为水工,开凿灵渠,连通湘江与漓江,使得粮草运输畅顺,从而让南征大军迅速征服岭南。

  尉缭转身面向郭佟问:“若在褒水修渠所需多少人,耗时多久?”

  郭佟道:“禀丞相,郑国渠动用数十万人、耗时十年方建成。在褒水修渠虽比不上郑国渠,少说也得要七八万人,最少要五年时间方能建成。”

  尉缭再转身面向子婴,说道:“都江堰和郑国渠造福大秦,在汉中筑坝建渠,臣很赞同,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。大秦男丁不足,农忙时还需官吏和工匠帮忙,大秦如今不缺肥沃土地,缺的是男人。始皇帝依靠关中、蜀地、汉中产粮,支撑起十年间频繁对外征战。等到大秦人丁充足时,再在关中修渠不迟。”

  丞相的说话,朝臣们都很是认可,纷纷发言附议。

  集臣子们的智慧,很多事情很快能辨明,子婴完全认同尉缭说法。

  现在先休养生息,要修建渠坝,等一统天下后再说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邯郸以南九十里,便已是赵国边境线。

  在春秋赵国时期,许多诸侯国为了抵御外敌,分别修筑了长城。在战国时期的赵国,修筑有两处长城。

  第一处是在赵武灵王时期所筑的云中、雁门、代郡长城,用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。

  第二处位于邯郸南面,用于防范魏国,称为“漳滏长城”。

  长城位于漳水北岸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