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61章 规划_明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京师,兵部,侍郎值房。

  侯恂已经上任,劳于案牍,兢兢业业。

  桌子上堆着数不清的文书,每一份都需要他过目。

  未几,一份塘报吸引了他的注意。

  上书者是临清兵备道张继孟。

  塘报中张继孟阐述了临清本地兵备情况,着重提及钞关码头之变后,本地军队缺少武器,因此恳请朝廷准许,自设兵器所。

  侯恂拿着文书思量了一番,才在上面批注了阅。

  随即,他又找出了一份文书。

  第二份文书的时间稍早,由山东蒙阴知县李雪未送来。

  今秋十月,沂蒙山区群盗大肆出动,劫掠蒙阴。破十村三十五寨,围县城,屠杀百姓上千,更有二十来户大小地主被灭门。

  李雪未吓破了胆,连忙给青州府、山东巡抚、兵部各上了奏书,祈求朝廷发兵剿匪。

  青州府和山东巡抚接到了奏报……就当没接到。

  不是他们玩忽职守,实在是山东境内并无兵马可派。

  其时为了防备畿辅民乱,山东的军队基本上都调到德州一线去了,内部十分空虚。

  就算没有这个调动,山东本地兵马也很是不足。

  加上沂蒙山区偏远穷困,倘若派遣大军前去,不说能不能剿匪,本地连军粮都无法保证供应。

  因此他们只好睁一只眼、闭一只眼,就当没看见。

  奏书到了兵部,侯恂看过,本来拟待过后处理。看到张继孟的奏请,侯恂有了主意。

  他把两份奏书放在一块,李雪未的在上,张继孟的在下。然后找来文吏,仔细吩咐。

  “好好送上去。”

  在部堂做事的文吏,虽然不起眼,但各个都是人精。

  侍郎如此说,岂能不明白?

  于是文吏就这么将两份奏书顺序不变,呈递给了司礼监。

  过了一天,崇祯就召见了兵部尚书王洽、兵部侍郎侯恂过问此事。

  崇祯的关注点果然在第一件事上。

  “蒙阴一地匪患如此严重吗?”

  王洽是有点懵的。

  他才刚刚接替王在晋,正熟悉本部呢,具体事务哪儿知道啊?

  这就只能侯恂出面。

  “陛下,蒙阴临近沂蒙山区,地形险要复杂。其地贫瘠,百姓衣食无着,从匪者众。前任秦侍郎曾有言:沂蒙七十二崮,崮崮有猛虎。”

  兵部前任侍郎秦士文就是蒙阴县人,今年五月已经去世了。

  崇祯很是生气。

  “既然如此,山东有司为何不剿灭了事?”

  侯恂是做过功课的,把实际情况一说,崇祯也无奈了。

  “偌大山东,竟无兵可用?”

  侯恂自然不能让帝王窘迫,替其开脱道:“山东又分登莱,照应辽东。自此兵备重心偏斜,早已有之。”

  明末辽东战局日益维艰,明廷为了支持辽东战场,将登州、莱州从山东划出,设立登莱巡抚,同时也将重兵云集于登莱,使得山东空虚。

  听他这么一说,崇祯就此上了心。

  后来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