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五十六章 学问_宋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人所害,小人以及皇城司必然还他一个公道!”

  陈皮看了眼外面,拿起浮尘站起来,直视着外面,道:“童贯那,以后少去。”

  蔡攸脸色猛的发白,猛的双膝跪地,重重磕头道:“小人领命。”

  陈皮没有再说什么,直接迈步走出去。

  蔡攸直到陈皮脚步声消失了,这才慢慢站起来,头上都是冷汗。

  他自然不会只寄希望于陈皮一个人,还悄悄去见过童贯,只是,那么隐蔽,陈皮居然都知道了!

  蔡攸转了转脖子,身体猛的哆嗦,浑身冰冷。

  随着晚宴的临近,一些重臣开始聚集在庆寿殿。

  赵煦灰溜溜抱着孩子,身边是朱太妃与孟皇后,前面是章惇,章楶,蔡卞,王存,李清臣,林希,许将等人。

  小家伙睁着大眼睛,静静的看着赵煦。

  赵煦用头在小家伙脑门上蹭了蹭,道:“来,叫声爹听听?”

  小家伙小手动了动,根本没有多余的反应。

  朱太妃拍打了赵煦一下,笑着道:“现在哪里能叫,诸位卿家还站着呢。”

  “哦哦,”

  赵煦才反应过来,看向章惇等人,道:“都坐都坐,来人,看茶。大相公,来看看朕这个小家伙,赵权!”

  章惇近前,看着襁褓的小婴儿,脸上极其罕见的露出一种老者独有的慈祥笑意,道:“权者,量衡谋变也,官家睿智。”

  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,道:“官家,这是臣年幼游历时,路经桐山,听桐山先生教学一月,临走时桐山先生所赠,今日,臣想送给殿下。”

  赵煦伸手拿过玉佩,见雨泽通透,外表光滑,应当是时时把玩,才有这样的‘人气’,笑着点头道:“桐山先生朕听过,他们与二程相对,在儒学上较有冲突。”

  章惇有些意外,道:“官家博学,而今知道桐山先生的怕是不多,大部分是二程的门徒了。”

  ‘洛学’的二程,也就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,奠基人,程颢已经过世,程颐还活着,历史上的南宋的朱熹等人,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。

  他们的影响力巨大,章惇,苏轼这些人,虽然算不上他们的徒子徒孙,但深受影响。

  赵煦将玉佩放到小家伙的胸前,笑着道:“看看,这是大相公送给你的,大相公学富五车,博古通今,做你老师好不好?”

  孟皇后余光看向章惇,抿了抿嘴。

  章惇神色不变,仿佛没有听到。

  倒是后面的王存拧眉,这是嫡皇子,将来极有可能的皇帝,太子之师,天子之师,那是多重要的位置!

  章楶,许将等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,根本没有任何的情绪展露。

  这位嫡皇子的老师,可不仅仅是老师那么简单,很有可能事关数十年,甚至上百年的国政大计!

  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怀里的玉佩,眨了眨眼。

  赵煦见着,呵呵一笑,道:“行,那等你再长大些。说到这个学问,朕的意思是,朝廷不能干预,学问的发展,是件好事情。但学问归学问,治国归治国。自汉以来,空谈误国者,数不胜数,咱们还需务实一些。”

  赵煦的话,让章惇若有所思。

  章楶,蔡卞等人心头一惊,揣度赵煦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蕴含的深意。

  上位者,没有空话!

  /txt/120880/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。书趣阁_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